發(fā)布時間:2018-10-26來源:中國知識產權報點擊:返回列表
原標題:高效益專利運營推動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
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6年部署并實施的專利質量提升工程,提出“高水平創(chuàng)造、高質量申請、高效率審查、高效益運用”的目標。這4個“高”,覆蓋了專利質量提升涉及的各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前3個“高”是高質量專利的基礎和保障,“高效益運用”則是高質量專利的目標。專利能否被高效益運用,是檢驗專利價值的試金石。
2017年,山東理工大學一件專利以5億元的獨占許可費創(chuàng)下了國內單件專利許可費用紀錄。知識產權界為之歡呼,廣大創(chuàng)新主體為之振奮!這是在我國長期以來專利多而不優(yōu)、高校專利產業(yè)化一直效益低下的背景下,一個成功的高質量專利運用案例,為產業(yè)界和知識產權界注入了一支強心針。
回顧這件專利成功運用的背后,可以看到一套完整的專利運營流程。該專利的發(fā)明人畢玉遂早在2003年就取得了聚氨酯無氯氟發(fā)泡劑技術的關鍵突破。該技術在運營歷程中走了不少彎路——以技術秘密保護險遭失竊,以國防專利保護不利于市場化。最終,“微觀專利導航項目工作組”為項目提供了專利導航,全程指導相關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和申請工作,并協助完成了覆蓋產業(yè)上下游的專利布局,合理的布局使得相關專利處于有利的競爭格局之中,最終的高價許可則是該專利的良好結局。
要將山東理工大學的經驗復制推廣開來,需要推廣專利運營服務。專利運營的本質是制度的運用和權利的經營,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實現專利的經濟價值,包括商品化、轉讓、許可、質押以及為實施特定專利運營為目的進行的各種中間服務。專利質量提升工程中包括“嚴格保護和高效運用促進專利質量提升工程”,實施好該工程的必要條件之一便是實現高效益的專利運營。
當前,國內專利運營事業(yè)尚處于起步階段,要實現高效益專利運營,離不開政府的引導。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支持和指導下,我國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(下稱國家平臺)。國家平臺立足于服務創(chuàng)新主體,將知識產權運營涉及的資本、產業(yè)、創(chuàng)新和服務等要素進行有機協調和對接,為政府、產業(yè)園區(qū)、企業(yè)、服務機構等參與主體提供綜合服務,打通知識產權運營的業(yè)務流、信息流和資金流,實現知識產權運營的綜合效益,為高質量專利的培育和運用提供良好平臺。
高效益知識產權運營,離不開線下運營實體的支撐。一方面,我國建立了“1+N”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,打造全國“一張網”的知識產權運營格局。另一方面,知識產權運營涉及各產業(yè)園區(qū)、產業(yè)協會、科研院所、投資機構、運營機構等單位,主體較為復雜,各類主體之間離不開線下對接的橋梁。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,105家產業(yè)知識產權聯盟以及中國知識產權發(fā)展聯盟相繼成立,共同創(chuàng)造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良好環(huán)境。
高效益知識產權運營,離不開金融資本的助力。我國正在嘗試建立健全高價值專利培育運營基金的相關制度,目前多支知識產權基金的成功運營,為重點產業(yè)知識產權基金運營積累了寶貴經驗。
專利質量提升需要進行正向激勵,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良好氛圍。國家知識產權局已開展多年的中國專利獎評選活動,持續(xù)對高質量專利進行鼓勵,是正向激勵專利質量提升的典型。今年,國家平臺聯合中國知識產權發(fā)展聯盟開展“中國好專利”評選活動,是專利界的民間獎。這些專利評選活動,不僅著眼于技術本身,還關注專利的轉移轉化,不斷強化運用環(huán)節(jié)對專利質量的評價反饋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,無論是中國專利獎,還是“中國好專利”的評選,都會進行廣泛宣傳推廣,營造專利運營促進專利質量提升的良好氛圍。
發(fā)現高價值專利是正向激勵促進專利質量提升的基礎,需要制定專利價值評估的標尺。目前國內從事專利價值評估的機構多而雜,評估標準和方法有待統(tǒng)一。國家平臺積極探索專利價值評估方法和標準,并開展專利價值評估工具大PK活動,通過評比交流,促進評價體系和評估工具的完善,推動專利價值評估行業(yè)良性發(fā)展。
專利質量提升的終極目的,是專利技術能實現價值最大化,專利運營則是實現該目的的必經之路。這條道路上會有荊棘和坎坷,需要一代人秉持篳路藍縷、開疆拓土的精神,通過摸索探究、總結提升,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專利運營助推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康莊大道。(朱寧 陳偉)
【關閉】